在QJ2859—1996《工業內窺鏡操作使用方法與判定規則》中給出了工業內窺鏡的檢測范圍:
(1)內腔檢查。檢查表面裂紋、起皮、拉線、劃痕、凹坑、凸起、斑點、腐蝕等缺陷。
(2)焊縫表面缺陷檢查。檢查焊縫表面裂紋、未焊透及焊漏等。
(3)裝配檢查。當有要求和需要時,使用內窺鏡對裝配質量進行檢查;裝配或某一工序完成后,檢查各零、部組件裝配位置是否符合圖樣或技術條件的要求;是否存在裝配缺陷。
(4)狀態檢查。當某些產品(如蝸輪泵、發動機等)工作后,按技術要求規定的項目進行內窺檢測。
(5)多余物檢查。檢查產品內腔殘余內屑,外來物等多余物。
(6)尺寸測量。對需要進行測量的尺寸,可用測量探頭進行測量。
內窺鏡檢查與判定規則
(1)裂紋。當光束照射被檢測物表面,觀察到黑色或者亮色線條,且在一定的放大倍數下,線條有不規則邊緣時,判定為裂紋。當裂紋較寬時,可測量探頭的測量影響線會發生彎折
(2)起皮。當光束平行照射時,觀察到在凸起部分背后有陰影;改變光束照射角度,則觀察到表面凸起部分與周圍被檢測物有明顯分界線,判定為起皮。
(3)拉線和劃痕。在光束照射下,觀察到表面存在較規則的連續長線,判定為拉線。
(4)凹坑凸起。光束以一定角度照射時,與周圍被檢物邊界連接,無分界線。離光源近的部分有陰影,離光源遠的地方有亮影,為凹坑。光束以一定角度 照射時,與周圍被檢物邊界連接,無分界線。凸起部分有亮影,且背后陰影為凹坑。當凹坑較深或凸起較高時,可測量探頭的測量線會發生彎折。
(5)斑點。在光束照射時,觀察到與周圍被檢物色澤不同的光滑無凹凸表面為斑點。
(6)腐蝕。光束照射下,觀察到塊狀、點狀不光滑表面,在一定放大倍數下輕微凹凸不平為腐蝕。
(7)未焊透。觀察到熔化金屬與母材、焊縫層間有明顯的分界線。
(8)焊漏。光束以一定角度照射時,觀察到與熔化金屬相連,無分界線的凸起時為焊漏。
(9)多余物。光束以任意角度照射時,存在與周圍基本被檢物顏色、亮度有差異的結構以外的物體為多余物。
(10)裝配缺陷。檢測時觀測到不符合圖樣技術條件的結構現象。
(11)尺寸測量。在有要求時可用測量探頭測量形位尺寸。
國外目視檢測標準情況:
國外對目視檢測技術及相關標準的研究制訂工作進行得比較全面,應用也比較廣泛。尤其在歐美等科技發達國家對目視檢測標準研究與制訂已達到較高的水平。目前美國的ASME標準、法國的RCC—M標準、英國的BSEN標準等都有目視檢測方法的具體內容,并形成不同的標準化體系。
本文首發深圳市亞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官網,亞泰光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深圳知名品牌,10余年工業內窺鏡和油品分析儀研發、生產行業經驗,世界500強指定合作供應商,產品優惠熱線:0755-86656083 86656390,聯系我們獲取更多讓您怦然心動的詳情,期待您的指導與交流!
最新資訊文章